字體大小:

當國慶遇上中秋

中秋,三秋至此為半,正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今年的10月1日,滿街揚起的國旗和滿屋飄香的月餅,國泰民安和闔家團圓,國與家撞了個滿懷。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農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節。一個“寄托相思,親人團圓”的特別傳統節日,一年年的輪回、一代代的傳承。

時至今日,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一、中秋節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 · 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 · 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流傳至今,中秋節已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一個寓意著團圓安康的節日。

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而習俗上,出門在外的異鄉人,在這一天也都應該合家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無論身在何地,我們都會在這一天,望著同一輪明月,眷戀著最思念的家和親人。

二、中秋節習俗

對于中秋節習俗,很多人都知道吃月餅、賞月,其實沒那么簡單。中秋節怎么過,全國各地有相同的愿景,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祭月、拜月神】在這天晚上,都會在屋外庭院擺設香案,案上放置香爐、燭臺,燃燭焚香,用柚子、西瓜、月餅來敬奉月神,并且由婦女兒童負責祭拜。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賞月】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托情懷,期盼家人團聚。就這樣這種習俗傳到民間,形成了一個傳統的活動。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吃月餅】“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和土地公的重要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猜燈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燃燈】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則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

【插碗花】碗花在我國的歷史上已經有了很悠久的歷史了。它盛行于宋代,插作時從“極點”出枝,由主枝、客枝、使枝和天心。古代相傳,佛門的僧眾弟子們將碗盛花供佛。而碗花也因為造型圓融,端莊,被很多人愛上。人們總會說花好月圓人團圓,在這樣的節日里,花材的點綴一定可以讓人賞心悅目,花朵的氣味則可以讓人心曠神怡。

三、中秋節請愿

今天,或許我們現在已經不會再拜月亮,不會再寫家書,放水燈。可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守護和傳承這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傳統節日的儀式。在這個中秋夜,和家人一起吃一口月餅,望一望天上的月亮;或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四、中秋節寄語

當國慶遇上中秋,致最不平凡的2020年。花好月圓,舉國同慶,繁榮富強,國泰民安。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祖國的偉大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進的步伐。

喜樂有分享,共度日月長。無論走過多少地方,最熟悉的還是家的方向;無論遇到多少人,最親近的還是家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變幻的色彩斑斕,不變的是“我愛你中國”的誠摯祝福。今年中秋,愿在外奔波的你有人掛念,愿在家中吃團圓飯的你暖心。愿偉大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愿每一年都有今晚美滿的團圓。

“中秋”與“國慶”連起來,就是“中國”。雙節同慶,祝所有人闔家團圓,過一個溫柔、溫暖的節日!

寫于2020年10月1日

農歷八月十五

(華悅凱旋:魏歆凝)

天天日天天射天天操,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兔费,久久精品一级免费视频,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亚洲中文字幕无线码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精品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 日韩在线一区天天看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