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發布時間:2013-1-21 17:29:32 閱讀:11526次
這個題目亦可稱謂算式,別說是平常人看后摸不著頭腦,我想就是世界著名數學家歐拉、費馬與我國數學大家陳景潤等也大惑不解、身陷云霧。其實這一算式也只有我一人能夠破解,它不是標志我聰明,而是親身體驗的解析。
53:1,說得是我活到53歲曾出過一次國。那是2005年5月份我在擔任黃驊農行行長時隨同黃驊港管委會領導和一民營企業家去日本考察彩色瀝青的生產與應用。自此后,特別是2009年初退居二線后雖有出國的奢望,但自認為已是屈指可陳或已大不可能。也許是天賜良機,有幸于2009年5月被聘到海驛通貸款公司工作至今,三年半的時間就演繹了3.5:5的人生傳奇。先后出國考察5次,若加之2011年1月使用護照飛臨祖國寶島臺灣和2012年7月遠赴歐洲被使館拒簽可以算是平均一年飛出國門兩次。這不僅使自己驕傲、家人垂青,更讓社會有知之人感到羨慕不已、贊嘆有加。
提及此事,不是說領導安排你出國次數多你就贊不絕口,而這恰恰彰顯了王振華董事長和中捷石化集團的魅力所在。一個企業每年花費不菲的財力,組織這么多人、這么多次外出參觀考察,別說是一個民營企業,就是一些國家大中型企業也望塵莫及、自嘆不如。“老板”為什么如此安排?有的人也許難以費解。而在2012年12月中旬新馬泰考察時“老板”對大家講的簡短的幾句話則做了很好的詮釋:這是一次學習,是一次獎勵,是一次福利,是對每一個人的思維、觀念和生活態度的提升。我記得當看到新加坡社會秩序井然、經濟飛速發展時,他說我們要學習人家的經驗,努力做大做強我們的企業;我記得當他和集團公司其他領導在新加坡與外商洽談業務合作歸來時,透視和表露了他那立足國內、放眼向外拓展的宏韜偉略;我記得在看到馬來西亞優美的自然環境后,他囑托我們的企業要走綠色發展的路子,講求自然與效益的和諧統一,建設美好家園;我記得在聽到泰國以旅游業為經濟支撐時,他要求集團公司下屬企業要根據各自的優勢,做出特色,打響品牌;我記得在看到越南、柬埔寨經濟發展落后,特別是看到柬埔寨洞里薩湖“水上人家”那慘不忍睹的生活狀況時,他言道落后就貧窮,就受氣,不發展就落后,發展慢了就落后,講發展、高效益才是真本事。即將結束越南、柬埔寨之行時,他言簡意賅的向大家叮囑了兩句話:健健康康的活著,快快樂樂的干著!
每一次外出學習考察,都會感悟到集團公司領導的用心,更進一步加深了對中捷石化企業文化的理解;每一次外出學習考察,通過所見所聞,使自己的思想、理念、信心、責任得到了升華,更進一步加重了融入中捷石化的濃厚情結,也更進一步的集聚了做好工作的“正能量”。如同集團公司總經理于國臣同志在2012年12月圣誕節“狂歡夜”所講的那樣:在中捷石化不僅是工作,更是一種享受。
作者:貸款公司 王仁發
中國石油 | 中國石化 | 中國海油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 中國石油和化工網 | 石油工業標準化信息網 | 國際能源網 |
Copyright ?2011-2025. 河北中捷石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