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打印 收藏 字體大小:

石油公司須理性對待能源轉型

發布時間:2018-2-23 10:47:02    閱讀:17888次

“如果你不能擊敗敵人,請加入他們。”——這不僅是《加菲貓》里一句簡單的臺詞,更是現階段部分石油公司對待能源轉型的態度。

在國外,部分國際石油公司2017年加強了面向低碳能源轉型的布局。其中,BP公司保持了位于美國夏威夷和賓夕法尼亞州等地多個陸上風電項目,還斥資2億美元收購了歐洲最大的太陽能開發商Lightsource公司43%的股份;埃尼公司在意大利、北非和巴基斯坦等已有油田安裝光伏發電設施,探索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一體化發展模式;道達爾公司大幅提高了對美國光伏發電及歐洲儲能電池等項目的投資水平,并表示2035年實現新能源資產占比至20%;殼牌公司野心最大,提出在2050年將新能源資產占比提升至50%以上,并計劃自2018年起,每年投資20億美元保障新能源發電和電動汽車等重點業務。在國內,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也分別在風電、光伏發電和地熱等領域有所實踐。

從總體上看,國內外石油公司在能源轉型上持續投入,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普遍面臨兩大突出問題。一是在經歷了3年多的低油價時期后,石油公司元氣尚未恢復,在較高的現實利益與未來不確定的收益間進行取舍需要勇氣。畢竟2017年全球新能源項目投資回報率僅為6%至10%,而部分新建傳統上游油氣產能在50美元/桶至60美元/桶油價下的內部收益率已超過15%。二是大多數石油公司缺乏面向未來的能源轉型路線圖,轉型的總體發展目標、重要時間節點、階段性目標和具體路徑均不明確,需要聚焦的核心技術更是無從談起,這也導致石油公司在能源轉型的活動上持續“搖擺反復”。BP公司2000年前后已擁有多項光伏制造核心技術,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組件生產商;但隨著我國光伏企業崛起,BP公司2012年退出了該行業,轉向風電領域發展,在美國建有41個陸上風電場;2017年年末,BP公司重新涉足光伏領域。可見,“要不要轉型”和“怎么實施轉型”是困擾石油公司的主要難題。

筆者認為,石油公司當然要參與能源轉型。從環保角度看,部分國家已開始執行的碳稅政策和碳排放交易機制,以化石能源為主的傳統油氣公司將受到日趨嚴苛的約束,需要支付的相關成本也將持續提升;從市場的角度看,近3年來國際原油市場需求增長率年均不足2%,而IEA和伍德麥肯茲等權威機構均預測未來10年新能源市場規模將實現翻倍增長;從效益的角度看,新能源項目投資回報率也具有較大增長空間。但必須強調的是,石油公司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要審慎決策。未來向哪個方向轉型、找準什么時機轉型、以什么樣的規模和成本實施轉型等問題,如果不進行深入科學的論證分析,石油公司實施能源轉型要么是一句空話,要么就是一場無知者的冒險。

由已知向未知探索,能被參考的依據并不太多。美國頁巖油氣領域的發展經驗,或可以部分為參與能源轉型所借鑒。與當前能源轉型面臨的情形類似,美國各類上游油氣公司在頁巖油氣發展初期同樣是圍繞“資本的時間成本”進行權衡,并分別在相對穩定的短期收益與不確定的中長期風險中做出了不同選擇。一方面,以米歇爾公司為代表的部分中小型石油公司在頁巖油氣發展初期,即將其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從此專注于非常規油氣相關技術的研發與集成,最終依靠水平井鉆井與水力壓裂等技術完成了突破,帶動了美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頁巖革命”。另一方面,部分大型、超大型石油公司開始并未進行較大規模的投入,僅保持了對有關技術及市場的深入研究與動態跟蹤,等到頁巖產業日趨成熟后,通過并購的形式,直接完成了對頁巖資產在規模與效益上的雙提升。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在2017年以56億美元購入BOPCO公司二疊盆地頁巖油氣資產后就表示,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將頁巖油產量提升至公司原油總產量的40%。參考頁巖油氣的發展經驗,從理論上講,如果石油公司為獲得新能源市場的先入者優勢而采取相對激進的轉型策略,就應該從現階段起加大投入,聚焦目標市場發展的核心技術及其綜合集成應用,盡快參與到新市場的競爭環境中;如果石油公司采取相對穩健的轉型策略,則應該專注油氣主業以加強資本積累,并密切關注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動態,待到時機成熟后以相對高價規模并購擬轉型資產。

但事實上,能源轉型對石油公司而言遠非如此簡單。中國科學院金之鈞院士在總結“頁巖革命”成功經驗時曾多次強調,在技術層面,水平井鉆井和水利壓裂等技術創新奠定了發展基礎;在體制機制層面,市場化運作機制與財稅政策等保障提供了發展環境;而在認知層面,以非常規的思路和勇氣探索各類油氣資源的開發利用,這才是“頁巖革命”獲得成功的根本。由此可知,實現能源轉型,從認知到實踐、從戰略到戰術、從理論到技術,各層面均需要石油公司進行系統的了解、探索與決策。但從目前的發展現狀看,即便是BP和殼牌等國際石油巨頭,顯然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因此,就我國石油公司而言,對內深耕主業,不斷提高發展質量與效益、不斷擴大資本充足率、不斷強化低碳發展的意識與能力,對外密切關注并適時、適度、適當地參與部分新能源項目,或許仍是現階段布局能源轉型最現實有效的途徑。


(來源:中國石油報)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地址: 河北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

郵編: 061100

電話: 0317-5232129

傳真: 0317-5232129

   中國石油   |    中國石化   |    中國海油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    中國石油和化工網   |    石油工業標準化信息網   |    國際能源網
天天日天天射天天操,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兔费,久久精品一级免费视频,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日韩va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不卡 | 久久免费视频77 | 在线看片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色77久久综合网 |